Shortcuts

如何将自己的环境迁移到DI-engine中

DI-zoo 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强化学习常用环境( 已支持的环境 ),但在很多研究和工程场景中,用户依然需要自己实现一个环境,并期待可以将其快速迁移到 DI-engine 中,使之满足 DI-engine 的相关规范。因此在本节中,将会介绍如何一步步进行上述迁移,以满足 DI-engine 的基础环境基类 BaseEnv 的规范,从而轻松应用在训练的 pipeline 中。

下面的介绍,首先将从 基础进阶 两部分开始。 基础 部分说明了必须实现的功能,并特别提醒了要注意的细节; 进阶 则说明了一些拓展功能。

然后介绍 DingEnvWrapper 这样一个可以快速将 ClassicControl, Box2d, Atari, Mujoco, GymHybrid 等简单环境转换为符合 BaseEnv 的环境的“神器”。并在最后针对常见问题进行 Q & A。

基础

本节将介绍迁移环境时,用户 必须 满足的规范约束、以及必须实现的功能。

如果要在 DI-engine 中使用环境,需要实现一个继承自 BaseEnv 的子类环境,例如 YourEnvYourEnv 和你自己的环境之间是 组合 关系,即在一个 YourEnv 实例中,会持有一个使用者原生的环境(例如 gym 格式的环境)的实例。

强化学习的环境有一些普遍的、被大多数环境实现了的主要接口,如 reset(), step(), seed() 等。在 DI-engine 中, BaseEnv 将对这些接口进行进一步的封装,下面大部分情况下将以 Atari 为例进行说明。具体代码可以参考 Atari EnvAtari Env Wrapper

  1. __init__()

    一般情况下,可能会在 __init__ 方法中将环境实例化, 但是 在 DI-engine 中,为了便于支持像 EnvManager 这样“环境向量化”的模块,环境实例一般采用 Lazy Init 的方式,即 __init__ 方法不初始化真正的原始环境实例,只是设置相关 参数配置值 ,在第一次调用 reset 方法时,才会进行实际的环境初始化。

    以 Atari 为例。 __init__ 并不实例化环境,只是设置参数配置值 self._cfg ,并初始化变量 self._init_flagFalse (表明还没有实例化环境)。

    class AtariEnv(BaseEnv):
    
       def __init__(self, cfg: dict) -> None:
          self._cfg = cfg
          self._init_flag = False
    
  2. seed()

    seed 用于设定环境中的随机种子,环境中有两部分随机种子需要设置,一是 原始环境 的随机种子,二是各种 环境变换 中调用库时的随机种子(例如 random , np.random 等)。

    针对第二类,随机库的种子的设置较为简单,直接在环境的 seed 方法中进行设置。

    针对第一类,原始环境的种子,在 seed 方法中只是进行了赋值,并没有真的设置;真正的设置是在调用环境的 reset 方法内部,具体的原始环境 reset 之前进行设置。

    class AtariEnv(BaseEnv):
    
       def seed(self, seed: int, dynamic_seed: bool = True) -> None:
          self._seed = seed
          self._dynamic_seed = dynamic_seed
          np.random.seed(self._seed)
    

    对于原始环境的种子,DI-engine 中有 静态种子动态种子 的概念。

    静态种子 用于测试环境(evaluator_env),保证每个 episode 的随机种子相同,即 reset 时只会采用 self._seed 这个固定的静态种子数值。需要在 seed 方法中手动传入 dynamic_seed 参数为 False

    动态种子 用于训练环境(collector_env),尽量使得每个 episode 的随机种子都不相同,即 reset 时会采用一个随机数发生器 100 * np.random.randint(1, 1000) 产生(但这个随机数发生器的种子是通过环境的 seed 方法固定的,因此能保证实验的可复现性)。需要在 seed 手动传入 dynamic_seed 参数为 True (或者也可以不传入,因为默认参数为 True )。

  3. reset()

    __init__ 方法中已经介绍了 DI-engine 的 Lazy Init 初始化方式,即实际的环境初始化是在 第一次调用 reset 方法时进行的。 reset 方法中会根据 self._init_flag 判断是否需要实例化实际环境(如果为 False 则进行实例化;否则代表已经实例化过,直接使用即可),并进行随机种子的设置,然后调用原始环境的 reset 方法得到初始状态下的观测值 obs,并转换为 np.ndarray 数据格式(将在 4 中详细讲解),并初始化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的值(将在 5 中详细讲解),在 Atari 中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指的是一整个 episode 所获得的真实 reward 的累积和,用于评价 agent 在该环境上的性能,不用于训练。

    class AtariEnv(BaseEnv):
    
       def __init__(self, cfg: dict) -> None:
          self._cfg = cfg
          self._init_flag = False
    
       def reset(self) -> np.ndarray:
          if not self._init_flag:
             self._env = self._make_env(only_info=False)
             self._init_flag = True
          if hasattr(self, '_seed') and hasattr(self, '_dynamic_seed') and self._dynamic_seed:
             np_seed = 100 * np.random.randint(1, 1000)
             self._env.seed(self._seed + np_seed)
          elif hasattr(self, '_seed'):
             self._env.seed(self._seed)
          obs = self._env.reset()
          obs = to_ndarray(obs)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 0.
          return obs
    
  4. step()

    step 方法负责接收当前时刻的 action ,然后给出当前时刻的 reward 和 下一时刻的 obs ,在 DI-engine中,还需要给出:当前episode是否结束的标志 done ( 此处要求 done 必须是 bool 类型,不能是 np.bool )、字典形式的其它信息 info (其中至少包括键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

    在得到 reward , obs , done , info 等数据后,需要进行处理,转化为 np.ndarray 格式,以符合 DI-engine 的规范。在每一个时间步中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都会累加当前步获得的实际 reward,并在一个 episode 结束( done == True )的时候返回该累加值。

    最终,将上述四个数据放入定义为 namedtupleBaseEnvTimestep 中并返回

    (即定义为: BaseEnvTimestep = namedtuple('BaseEnvTimestep', ['obs', 'reward', 'done', 'info'])

    from ding.envs import BaseEnvTimestep
    
    class AtariEnv(BaseEnv):
    
       def step(self, action: np.ndarray) -> BaseEnvTimestep:
          assert isinstance(action, np.ndarray), type(action)
          action = action.item()
          obs, rew, done, info = self._env.step(action)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 rew
          obs = to_ndarray(obs)
          rew = to_ndarray([rew])  # Transformed to an array with shape (1, )
          if done:
             info['eval_episode_return'] =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return BaseEnvTimestep(obs, rew, done, info)
    
  5.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在 Atari 环境中,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是指一个 episode 的全部 reward 的累加和,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的数据类型必须是 python 原生类型,不能是 np.array

    • reset 方法中,将当前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置 0;

    • step 方法中,将每个时间步获得的实际 reward 加到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中。

    • step 方法中,如果当前 episode 已经结束( done == True ),那么就添加到 info 这个字典中并返回: info['eval_episode_return'] = self._eval_episode_return

    但是,在其他的环境中,可能需要的不是一个 episode 的 reward 之和。例如,在 smac 中,需要当前 episode 的胜率,因此就需要修改第二步 step 方法中简单的累加,改为记录对局情况,并最终在 episode 结束时返回计算得到的胜率。

  6. 数据规格

    DI-engine 中要求环境中每个方法的输入输出的数据必须为 np.ndarray 格式,数据类型dtype 需要是 np.int64 (整数)、 np.float32 (浮点数) 或 np.uint8 (图像)。包括:

    • reset 方法返回的 obs

    • step 方法接收的 action

    • step 方法返回的 obs

    • step 方法返回的 reward,此处还要求 reward 必须为 一维 ,而不能是零维,例如 Atari 中会将零维扩充为一维 rew = to_ndarray([rew])

    • step 方法返回的 done,必须是 bool 类型,不能是 np.bool

进阶

  1. 环境预处理wrapper

    很多环境如果要用于强化学习的训练中,都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来达到增加随机性、数据归一化、易于训练等目的。这些预处理通过 wrapper 的形式实现(wrapper 的介绍可以参考 这里 )。

    环境预处理的每个 wrapper 都是 gym.Wrapper 的一个子类。例如, NoopResetEnv 是在 episode 最开始时,执行随机数量的 No-Operation 动作,是增加随机性的一种手段,其使用方法是:

    env = gym.make('Pong-v4')
    env = NoopResetEnv(env)
    

    由于 NoopResetEnv 中实现了 reset 方法,因此在 env.reset() 时就会执行 NoopResetEnv 中的相应逻辑。

    DI-engine 中已经实现了以下 env wrapper:(in ding/envs/env_wrappers/env_wrappers.py)

    • NoopResetEnv: 在 episode 最开始时,执行随机数量的 No-Operation 动作

    • MaxAndSkipEnv: 返回几帧中的最大值,可认为是时间步上的一种 max pooling

    • WarpFrame: 将原始的图像画面利用 cv2 库的 cvtColor 转换颜色编码,并 resize 为一定长宽的图像(一般为 84x84)

    • ScaledFloatFrame: 将 observation 归一化到 [0, 1] 区间内(保持 dtype 为 np.float32

    • ClipRewardEnv: 将 reward 通过一个符号函数,变为 {+1, 0, -1}

    • FrameStack: 将一定数量(一般为4)的 frame 堆叠在一起,作为新的 observation,可被用于处理 POMDP 的情况,例如,单帧信息无法知道运动的速度方向

    • ObsTransposeWrapper: 将 (H, W, C) 的图像转换为 (C, H, W) 的图像

    • ObsNormEnv: 利用 RunningMeanStd 将 observation 进行滑动窗口归一化

    • RewardNormEnv: 利用 RunningMeanStd 将 reward 进行滑动窗口归一化

    • RamWrapper: 将 Ram 类型的环境的 observation 的 shape 转换为类似图像的 (128, 1, 1)

    • EpisodicLifeEnv: 将内置多条生命的环境(例如Qbert),将每条生命看作一个 episode

    • FireResetEnv: 在环境 reset 后立即执行动作1(开火)

    • GymHybridDictActionWrapper: 将 Gym-Hybrid 环境原始的 gym.spaces.Tuple 类型的动作空间,转换为 gym.spaces.Dict 类型的动作空间.

    如果上述 wrapper 不能满足你的需要,也可以自行定制 wrapper。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 wrapper 不仅要完成对相应的 observation/action/reward 值的变化,还要对应地修改其 space (当且仅当 shape, dtype 等被修改时),这个方法将在下一节中详细介绍。

  2. 三个空间属性 observation/action/reward space

    如果希望可以根据环境的维度自动创建神经网络,或是在 EnvManager 中使用 shared_memory 技术加快环境返回的大型张量数据的传输速度,就需要让环境支持提供属性 observation_space action_space reward_space

    注解

    出于代码可扩展性的考虑,我们 强烈建议实现这三个空间属性

    这里的 space 都是 gym.spaces.Space 的子类的实例,最常用的 gym.spaces.Space 包括 Discrete Box Tuple Dict 等。space 中需要给出 shapedtype 。在 gym 原始环境中,大多都会支持 observation_space action_spacereward_range,在 DI-engine 中,将 reward_range 也扩充成了 reward_space ,使这三者保持一致。

    例如,这个是 cartpole 的三个属性:

    class CartpoleEnv(BaseEnv):
    
       def __init__(self, cfg: dict = {}) -> None:
          self._observation_space = gym.spaces.Box(
                low=np.array([-4.8, float("-inf"), -0.42, float("-inf")]),
                high=np.array([4.8, float("inf"), 0.42, float("inf")]),
                shape=(4, ),
                dtype=np.float32
          )
          self._action_space = gym.spaces.Discrete(2)
          self._reward_space = gym.spaces.Box(low=0.0, high=1.0, shape=(1, ), dtype=np.float32)
    
       @property
       def observation_space(self) -> gym.spaces.Space:
          return self._observation_space
    
       @property
       def action_space(self) -> gym.spaces.Space:
          return self._action_space
    
       @property
       def reward_space(self) -> gym.spaces.Space:
          return self._reward_space
    

    由于 cartpole 没有使用任何 wrapper,因此其三个 space 是固定不变的。但如果像 Atari 这种经过了多重 wrapper 装饰的环境,就需要在每个 wrapper 对原始环境进行包装之后,修改其对应的 space。例如,Atari 会使用 ScaledFloatFrameWrapper,将 observation 归一化到 [0, 1] 区间内,那么相应地,就会修改其 observation_space

    class ScaledFloatFrameWrapper(gym.ObservationWrapper):
    
       def __init__(self, env):
          # ...
          self.observation_space = gym.spaces.Box(low=0., high=1., shape=env.observation_space.shape, dtype=np.float32)
    
  3. enable_save_replay()

    DI-engine 并没有强制要求实现 render 方法,如果想完成可视化,我们推荐实现 enable_save_replay 方法,对游戏视频进行保存。

    该方法在 reset 方法之前, seed 方法之后被调用,在该方法中指定录像存储的路径。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并 不直接存储录像,只是设置一个是否保存录像的 flag。真正存储录像的代码和逻辑需要自己实现。(由于可能会开启多个环境,每个环境运行多个 episode,因此需要在文件名中进行区分)

    此处,给出 DI-engine 中的一个例子,该例子在 reset 方法,利用 gym 提供的装饰器封装环境,赋予其存储游戏视频的功能,如代码所示:

    class AtariEnv(BaseEnv):
    
       def enable_save_replay(self, replay_path: Optional[str] = None) -> None:
          if replay_path is None:
             replay_path = './video'
          self._replay_path = replay_path
    
       def reset():
          # ...
          if self._replay_path is not None:
             self._env = gym.wrappers.RecordVideo(
                self._env,
                video_folder=self._replay_path,
                episode_trigger=lambda episode_id: True,
                name_prefix='rl-video-{}'.format(id(self))
             )
          # ...
    

    在实际使用时,调用这几个方法的顺序应当为:

    atari_env = AtariEnv(easydict_cfg)
    atari_env.seed(413)
    atari_env.enable_save_replay('./replay_video')
    obs = atari_env.reset()
    # ...
    
  4. 训练环境和测试环境使用不同 config

    用于训练的环境(collector_env)和用于测试的环境(evaluator_env)可能使用不同的配置项,可以在环境中实现一个静态方法来实现对于不同环境配置项的自定义配置,以 Atari 为例:

    class AtariEnv(BaseEnv):
    
       @staticmethod
       def create_collector_env_cfg(cfg: dict) -> List[dict]:
          collector_env_num = cfg.pop('collector_env_num')
          cfg = copy.deepcopy(cfg)
          cfg.is_train = True
          return [cfg for _ in range(collector_env_num)]
    
       @staticmethod
       def create_evaluator_env_cfg(cfg: dict) -> List[dict]:
          evaluator_env_num = cfg.pop('evaluator_env_num')
          cfg = copy.deepcopy(cfg)
          cfg.is_train = False
          return [cfg for _ in range(evaluator_env_num)]
    

    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对原始的配置项 cfg 进行转换,得到分别针对训练与测试的两版配置项:

    # env_fn is an env class
    collector_env_cfg = env_fn.create_collector_env_cfg(cfg)
    evaluator_env_cfg = env_fn.create_evaluator_env_cfg(cfg)
    

    设置 cfg.is_train 项,将相应地在 wrapper 中使用不同的修饰方式。例如,若 cfg.is_train == True ,则将对 reward 使用符号函数映射至 {+1, 0, -1} 方便训练,若 cfg.is_train == False 则将保留原始 reward 值不变,方便测试时评估 agent 的性能。

  5. random_action()

    一些 off-policy 算法希望可以在训练开始之前,用随机策略收集一些数据填充 buffer,完成 buffer 的初始化。出于这样的需求,DI-engine 鼓励实现 random_action 方法。

    由于环境已经实现了 action_space,所以可以直接调用 gym 中提供的 Space.sample() 方法来随机选取动作。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DI-engine 要求所有返回的 action 需要是 np.ndarray 格式的,所以可能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格式转换。如下面代码所示,利用 to_ndarray 函数,将 intdict 类型转换为 np.ndarray 类型:

    def random_action(self) -> np.ndarray:
       random_action = self.action_space.sample()
       if isinstance(random_action, np.ndarray):
             pass
       elif isinstance(random_action, int):
             random_action = to_ndarray([random_action], dtype=np.int64)
       elif isinstance(random_action, dict):
             random_action = to_ndarray(random_action)
       else:
             raise TypeError(
                '`random_action` should be either int/np.ndarray or dict of int/np.ndarray, but get {}: {}'.format(
                   type(random_action), random_action
                )
             )
       return random_action
    
  6. default_config()

    如果某环境有一些默认或常用的配置项,可以考虑设置类变量 config 作为 默认 config (为了方便外界获取,还可以实现类方法 default_config,返回 config )。如以下代码所示:

    当进行某个实验时,会配置一份针对这个实验的 用户 config 文件,如 dizoo/mujoco/config/ant_ddpg_config.py。在用户 config 文件中,可以省略这部分键值对,通过 deep_merge_dicts默认 config用户 config 进行合并(此处记得将默认 config 作为第一个参数,用户 config 作为第二个参数,保证用户 config 的优先级更高)。如以下代码所示:

    class MujocoEnv(BaseEnv):
    
       @classmethod
       def default_config(cls: type) -> EasyDict:
          cfg = EasyDict(copy.deepcopy(cls.config))
          cfg.cfg_type = cls.__name__ + 'Dict'
          return cfg
    
       config = dict(
          use_act_scale=False,
          delay_reward_step=0,
       )
    
       def __init__(self, cfg) -> None:
          self._cfg = deep_merge_dicts(self.config, cfg)
    
  7. 环境实现正确性检查

    我们为用户自己实现的环境提供了一套检查工具,用于检查:

    • observation/action/reward 的数据类型

    • reset/step 方法

    • 相邻两个时间步的 observation 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相同引用(即应当通过 deepcopy 来避免相同引用)

    检查工具的实现在 ding/envs/env/env_implementation_check.py 检查工具的使用方法可以参考 ding/envs/env/tests/test_env_implementation_check.pytest_an_implemented_env

DingEnvWrapper

DingEnvWrapper 可以快速将 ClassicControl, Box2d, Atari, Mujoco, GymHybrid 等简单环境转换为符合 BaseEnv 的环境。

注:DingEnvWrapper 的具体实现可以在 ding/envs/env/ding_env_wrapper.py 中找到,另外,可以查看 使用实例 获取更多信息。

Q & A

  1. MARL 环境应当如何迁移?

    可以参考 Competitive RL

    • 如果环境既支持 single-agent,又支持 double-agent 甚至 multi-agent,那么要针对不同的模式分类考虑

    • 在 multi-agent 环境中,action 和 observation 和 agent 个数匹配,但 reward 和 done 却不一定,需要搞清楚 reward 的定义

    • 注意原始环境要求 action 和 observation 怎样组合在一起(元组、列表、字典、stacked array 等等)

  2. 混合动作空间的环境应当如何迁移?

    可以参考 Gym-Hybrid

    • Gym-Hybrid 中部分离散动作(Accelerate,Turn)是需要给出对应的 1 维连续参数的,以表示加速度和旋转角度,因此类似的环境需要主要关注其动作空间的定义


© Copyright 2021, OpenDILab Contributors. Revision 069ece72.

Built with Sphinx using a theme provided by Read the Docs.
Read the Docs v: latest
Versions
latest
Downloads
On Read the Docs
Project Home
Builds

Free document hosting provided by Read the Docs.